“2007年柏林电子展(IFA)共吸引了279家中国参展商参展,来自中国的专业观众人数达到1327人,远远超过了日本的364人和韩国的284人。”11月9日,广州的花园酒店,德国人何彦思(Mr.Jens Heithecker)向到会的听众发布了以上数据。
何彦思供职于德国柏林国际展览有限公司,任资讯及通讯部总监,他的公司正是著名的IFA展的组织者。而他来广州的目的当然也不是为了给2007IFA展作总结,而是为了给2008年的IFA展作推广。因为,在中国的消费电子领域,到国外赶集正在成为一个潮流。
舍近求远
IFA2007九月份刚刚结束,来自32个国家的1212名参展商参加了这次展会,其中国际展商733家。而国际展商中,中国参展商达到279家,占到国际展商的近四成,这也是展会刚刚结束2个月,主办方就千里迢迢来到中国为下一届作推广的原因。
在今年1月份开幕的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(CES)上,来自中国的参展商同样达到了200多家。包括海尔、联想、TCL、长虹、夏新、康佳等在内的20家重量级厂商组成的中国军团首次以整体形象参展。海尔、联想、长城、TCL、海信、创维、康佳、BenQ、同方、德赛等十家中国消费电子领域企业获得了“中国消费电子领先品牌”的奖杯。海尔首次进入了CES的主展厅,成为首个进入主展厅的中国品牌。中国企业在CES上的风光可谓空前。
相形之下,金九银十的国内展厅则显得凄凉得不行。以10月份为例,深圳高交会上,除了康佳、创维、TCL等深圳本地品牌外,海尔、海信、长虹等国内知名消费电子厂商集体缺席。此前,号称中国CES的中国国际电子博览会(青博会)同样也是只有海尔、海信等本地品牌支撑门面。
康佳、创维等参展人员也向记者承认,公司在国内已经建立了完备的销售体系,参展对于其销售上的帮助并不大。而同时,由于缺少国内及国外同行的参与,他们也很难从中看到行业的最新技术走势和潮流方向。
是崇洋还是市场驱动?
国内展会受到冷落的同时,到国外参展,对企业的吸引力明显要高得多。无论是为了争取更多的OEM订单,为了提升自己的品牌,还是为了了解更多的行业资讯潮流。近年来,参加CES、IFA等国际知名展会的中国企业数量一直在稳步上升。以IFA为例,2006年中国参展商为210家,2007年这一数字增长到279家。来自中国的专业观众人数也达到1327人,远远超过日本的364人和韩国的284人。
中国对外贸易广州展览公司经理宋明春向记者表示,近年来国内企业无论是大品牌还是一些中小企业,在国外参展方面的积极性都很高。因为像CES、IFA这样的展会都会吸引大量美国或者欧洲的大分销商,展会对于企业拓展市场会有很大的帮助。
对于海外参展,海尔集团副总裁喻子达也表示,我们参加这类展览会,第一个感受到的是终于走出来的自豪感。家电这种展览会是国际上打品牌,相互展示自己的实力,给经销商,给消费者,展示自己的产品,展示自己整体的品位的场所。第二个感觉是感受到我们和人家之间的距离差距。
海外参展路刚刚起步
正如喻子达所说,走出去除了展示品牌还有感受差距。宋明春向记者承认,国内企业虽然纷纷走出去,但参展规模参差不齐,整体规模并不大。
据了解,2007年CES展上,海尔代表中国企业首次进入主展区,参展规模基本达到一线厂商的水平,其余20多家国内知名品牌即使颇为重视,参展规模依然也只能达到二线厂商的标准,而更多参展商的规模则停留在最低参展标准。
而IFA2007展上,国内企业参展数量虽然达到279家,但多是只有9平方米的标准展位,海尔、海信、康佳等五六个国内知名品牌的展位面积也只有27平方米左右,参展产品更多的还是以OEM产品为主,主要目的在于吸引更多的OEM订单。
由于缺乏国际运作经验,中小企业的展品由于存在专利侵权等问题,在海关或是展会现场被扣留的现象不时发生。很多企业对海外参展及海外市场拓展缺乏长期计划,一年展出没有获得订单,就不再参展,从而造成浪费。德国柏林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资讯及通讯部总监何彦思表示,国际展会是企业与海外客户面对面交流沟通,获取信任的好机会,但它的成效并不是一两次展示就可以实现的,常常需要几年的连续展示和拜访客户才能取得收获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多数中国企业的海外参展之路才刚刚起步。